点蓝色字关注“山亭快报”
今年以来,徐庄镇严格按照区委部署要求,坚持以解决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为导向,用心用情用力扎实办好民生实事,增进民生福祉,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,倾力打造“美丽富裕、文明幸福、旖旎乐活、满意徐庄”服务品牌。
★ “三严”压实主体责任 扎实推进民生工作
严思想齐动员。召开动员部署会、推进会,传达区级会议精神,成立由党委书记、镇长任双组长的“美丽富裕、文明幸福、旖旎乐活、满意徐庄”工作专班,专班下设综合协调组、诉求办理组、舆论宣传组,明确6个基本公共服务攻坚组的岗位责任,进一步统一思想,明晰目标,细化责任。各办事处、行政村共召开动员会50余场次,同时积极对接区派民情工作队,召开民情联络员联席会议60余场次。严机制强保障。研究制定《徐庄镇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工作暨“机关接地气 干部走基层”活动实施方案》,坚持顶格推进,精准化分解任务、清单化压实责任、台账化销号办结,确保事事有回音、件件有着落。严考核抓提升。把群众幸福感的提升作为检验干部思想能力作风建设成效的重要“标尺”,突出目标导向,差异考核奖惩,激励干事创业,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。
★ “四新”实现全面升级 持续增强群众幸福感
居住环境质量获得新提升。深入开展“绿满徐庄”植树造林活动,完成成片造林150亩,以实际行动为荒山增绿、为青山添彩。整合各类资金300余万元,完成G518国道沿线“飞马”节点、黑峪高速出口节点、汇鑫建材节点、白龙湾节点等绿化节点提升6处,完成石虎线、花柳线等道路绿化20公里,加快打造环翼云湖“特色花海景观带”,栽植海棠、樱花、大叶女贞、元宝枫等苗木15000株,播撒花种200余公斤。深入宣传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重点任务和重要意义,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,围绕“三清一改”,创新机制管理,制定人居环境督导考核及奖惩方案,严格按照考核方案,举行现场观摩2次、发通报2次,让真干实干的村得实惠,让敷衍了事、行动缓慢的村书记红红脸,形成全民参与、人人行动的新局面。基本医疗服务再上新台阶。全面提升服务质量,改善就医环境,保障医疗安全。徐庄镇中心卫生院增添了导引图,为老年人开辟了无障碍绿色通道,新添置候诊椅4个、轮椅2个,新划设无障碍停车位,更新茶水炉设备。修复整理了供水管道、老旧线路、防水设施、消防设施,新建排污管道一条。群众文体生活得到新丰富。加强各村文体广场、农家书屋、文化大院升级改造建设,丰富群众文化生活,扎实开展“戏曲下乡,文化惠民”工程,举行非遗文化进校园、“全民共阅读 文化进百家”、普法宣传、防疫宣传、健康查体等活动100余次;持续开展整治红白事大操大办、纠正不良风气、移风易俗系列宣传活动,破除陈规陋习,减轻群众负担,让文明新风落地生根。开展书香进乡村活动,联合新华书店开设线下阅读流动车,在村级设置数字阅读室,每月定期向党员群众推荐一本书,真正形成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。乡村治理得到新提升。党建引领“三长”联动网格化治理,积极发动村内党员担任街长,将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嵌入到全镇42个行政村服务管理中来。探索“1+1+1”模式,党员街长、志愿者、常住村民协同配合、形成合力。推动街巷服务范围准布局、全覆盖、无缝隙,全面提升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。开展“阳光报告会”活动,公开报告实事办理情况,共同协商村级事务,搜集民情民意130条,已解决98条,跟踪解决32条,融洽干群关系,提升服务能力。
★ “三到位”确保宣传实效 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
宣传单印制发放到位。印制《致徐庄人的一封信》20000余份,通过“三长制”、网格员、志愿者进行入户发放,确保不漏一户、不漏一人。微信工作群转发到位。通过各村建立的网格微信群,加大正面宣传力度,扩大受众面,全方位、多层次、广角度地宣传惠民政策、服务举措、亮点工作,最大程度引发群众共鸣,提升群众获得感。喇叭循环播放声音覆盖到位。通过让大喇叭响起来、小喇叭动起来、宣传车跑起来等方式灵活进行民生工作宣传,确保宣传无盲区、全覆盖,切实做到宣传进户到人,共排查化解各类苗头性问题37个。
民之所忧,我必念之;民之所盼,我必行之。下步,我们将以本次调研为契机,以“机关接地气,干部走基层”为抓手,不断强化基层治理,优化便民服务,落实惠民政策,推进乡村振兴,用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让群众更安心、更舒心、更满意。“聚焦”查问题。坚持问题导向,认真梳理查找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,细化工作任务、量化工作指标。要实施“阳光七步议事法”构建共谋、共建、共管、共享的和谐村居生态,走进基层、走入群众,广泛听取群众意见、积极回应群众关切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,让群众看到徐庄干部的主动作为。“聚力”破难题。紧绷“零误差”这根弦狠抓问题整改,结合党员“三亮三比三争”、推进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等工作,对在入户核查中发现的基础性问题,严格督办,认真落实,问题不过夜。对发现的其他问题记录在案,以“红黄蓝”安排落实整改。对群众不满意的问题,制定问题清单,定期进行会商,分析研究解决的办法措施,落实整改时限,齐心协力为群众办好事、办实事。“聚心”求实效。始终坚持群众观念,把群众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真心做事、做正确的事,多做打基础、利长远的事。要及时回应群众诉求,定期召开阳光报告会,做到与群众“零距离”,使群众有亲切感,提升对政府工作的认可度,实现民生工作无盲区、零死角。
暂无评论内容